2024年全国两会美术聚焦 推进全民美育 提升审美素养

分享到:
点击次数:117 更新时间:2024年03月12日15:37:12 打印此页 关闭

2024年全国两会美术聚焦 推进全民美育 提升审美素养

        打通“围墙”统筹构建“大美育”工作体系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美育不仅涉及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心灵的涵养、理想的培植。通过美育工作的不断深化,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提出了关于“推进全民美育 提升人口素质”的提案。他认为,全民美育是全面性、终身性的美育,不局限于某个时段、某些对象、某类范畴,而是要打通“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要认识全民美育的三个维度:一、全民美育突出体现美的化育。青少年儿童接受美的教育,将对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奠定终身基础。这一方面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得到重视,但是从社会层面和体制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出台避免功利化倾向的举措。美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更是全面塑造健康审美观、人生观的培根铸魂的工程。二、全民美育助力营造美的环境。美育不仅针对青少年而言,中青年在美的环境中工作,同样能够通过艺术调节工作节奏,改善人际交流。美的环境既指具体的艺术装点,也包括形成美的生活方式、美的生活氛围,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三、全民美育贵在提供美的享受。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学习一项甚至多项艺术,在美的欣赏中度过晚年生活。参与美育活动不仅让他们享受人生,而且也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美的享受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养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吴为山建议,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在落实全民美育的实施策略方面,需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通过优质美育资源占领网络高地,实现网络净化。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通过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网络环境的净化。通过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传播美,打造品牌,加强互动,引领风尚,提升公众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二是在推动全民美育中改善社区环境。要将全民美育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有效结合,在社区中推广公益广告,提升公共空间的美学价值,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美化公共空间、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三是通过全民美育带动教育改革:要进一步在学校教育中强调中华美学精神,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审美能力。让经典艺术系统性地进课本、进课堂,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课程体系,带动改变功利性思维,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四是通过书法普及带动全民美育。书法艺术不仅饱含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也是一种便于起步和学习的艺术形式。当下,可以从现在非常便捷、低成本的硬笔书写等形式逐步推广、拓展到毛笔字,在全民进一步普及书法教育,更好感受中国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牛克诚在采访中表示,全民美育是美育最大可能的全覆盖,它广布于社会之场,既包括全民的美育普惠,也包括全地域、全领域的美育开展,以及美育进行的常态化、时间的持续不断。它以提升个体的感性审美、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创造活力为宗旨,并由此形成全社会的美育风范。全民美育要超越艺术技能的专业界域,进入以人为本的全域关怀;要跨越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界限,让不同年龄、性别和经济社会状况的个体都受到美育熏陶;要营造全方位的美育空间,让每一位个体都能以最大的方便与美相遇;要创新美育形式,通过新媒体技术为美育插上传播翅膀,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数字技术,增强受众的美育参与感与体验感;要拓宽视野,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发掘美育素材及潜能;要大力扶持基层美育工作者,让美育工作接地气、暖人心。作为专业艺术工作者,要把自己同时也看作是一名美育工作者,增强服务于全民美育的责任意识,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弘扬正能量以发挥美育功能;同时,要面向基层,深入农村、社区,通过艺术讲座、培训等进行艺术普及,助力全民美育。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希源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美育理念和加强美育的重要性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美育开始从学校美育教育的狭义理解拓展为全社会重视的全民美育的普遍共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审美,全民美育在新时代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责任。要将新时代美育贯通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所有场域,融入群众生活,惠及各个群体。有关部门整体规划,推出激励机制,推动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专业演艺机构面向全民开展多选择、高质量、有主题、成系列的公益性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成为学校美育的延伸和提升,成为全民美育的终身课堂。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上,要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锤炼艺术本领,为时代立传、为人民造像,聚焦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创作出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艺术品格都具有新时代风采的艺术精品。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在采访中表示,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个人而言,审美能力对提高素质、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至关重要;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审美意识的觉醒,美育教育开始从中小学的学校教育拓展为全民重视的文化生活,为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大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除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公教功能外,大型厂矿企业及农村文化大院都加强了公共文化建设,这对推进全社会美育工作全面进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此,关于全民美育的发展和推进,他有以下建议:第一,通过全民教育传达中华美学精神。充分利用公共文化空间,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中西美学文化的差异,弘扬和传达中华美学精神。第二,学习经典,拒绝媚俗。在专家和行家的指导下,了解经典、学习经典、欣赏经典,拒绝媚俗,识别高雅,知道高低,提高品位。第三,加强中老年人的美育工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我国的老年文化活动需求越来越旺盛,为此我们应针对老年群体展开更多的美术教育,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同时老人时间充足还也能带领孩子们启迪心智、提升审美。第四,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和过滤。在信息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源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也滋生了不少问题,如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等,对此我们应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和过滤,充分发挥博物馆、美术馆、农村文化大院的功能,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第五,专业团队及艺术家要持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不断引领广大百姓的审美提升。第六,广大艺术家积极介入全民素质教育。作为文艺工作者,应积极投身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通过艺术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以促进全民美育的蓬勃发展。
 
               加强学校美育建设 推动艺术疗愈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中国的艺术创作与教育得以全面发展。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现有的美术人才队伍在数量与质量方面,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在关于“高等美术人才选拔与教育”的提案中建议:一、坚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构建中国画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它关乎民族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发展、关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随着东西方艺术交流互鉴,西方绘画艺术逐步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中国画学的话语权也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新的发展情况,中国传统绘画人才培养亟须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聚集全国的专业力量,汇通艺术与人文学术资源,重建中国古典脉络中的“通人”之学,重塑新时代的艺术风骨,进一步优化中国画学人才选拔机制。明确中国画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制定标准选拔人才,改革中国画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中国画学教育教学改革。二、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构建回应时代需求的美术人才选拔体系。艺术教育是一种智性教育,这种智性包括独特的感性方式和心物交融的内涵,其本身就拥有一种自在的基础、自觉的感知、自为的体系,这些都融会在专业化的训练和赋能之中。同时它还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倾向,这就应当允许艺考和艺术教育保留其特殊性。目前,教育部对少部分艺术院校保留校考资格,但是力度还稍显不足,极少数顶尖艺术院校的生源与省统考招生院校的生源水平差距比较大。2024年,全国艺术类报考人数呈下降态势,对艺术类人才招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艺术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提前应对新的形势。一是进一步加大具有校考资格的院校和专业的自主招生力度。如:适当扩大招生可实施范围,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文化课自主划线资格、对于极少数校考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的破格录取机制等。二是进一步优化艺术招生改革政策。近几年,艺术类控制分数线已经由原来的各省本科分数线的65%提高到75%,个别具有校考资格的院校和专业甚至已经达到了各省本科分数线。聚焦艺术类专业的特点、校考招生院校和省级统考招生院校的区别、区域教育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分数线高低悬殊等因素,适当降低文化课要求,保证艺术人才选拔既有序又有效、既公平公正又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将“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纳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范畴,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教育资源均等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更好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水平,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乡镇村镇小学的专项资金支持与投入,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百分百覆盖,使广大相对落后地区的学子们更快更好地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和讯息,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二是改善教育条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镇小学,从硬件到软件多方面给予帮扶,缩小我国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教育质量上的差异,改变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村镇小学建设实际困难,吸引有关团体和个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镇小学设备设施建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我国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在采访中表示,蔡元培早在20世纪初提出,“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而美育的目标在培养具有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公民,当下作为交叉学科的美育构建实际涉及艺术人文多学科,我们首先应更新美育理念,建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其次,把美育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充分调动校内校外资源广泛参与,强化美育浸润身心的实践效能;再次,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促进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开发并持续更新上线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
 
      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在关于“推动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提案中建议:一、强化思想和价值观引领。在艺术疗愈实践中融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分享,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感受和经历,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氛围。二、美育课程带动艺术疗愈。将艺术疗愈作为美育课程教育的延伸,结合“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建设的另一种路径。结合现有的美育相关课程,开展以艺术疗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和分享,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表达情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三、发展艺术疗愈学科专业。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开设艺术疗愈专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资源,结合中国实际,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艺术疗愈人才。对在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进行艺术疗愈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四、建设校内艺术疗愈平台。在校内建设艺术疗愈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疗愈的安全、舒适的环境。组织定期的艺术疗愈工作坊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治愈力量。五、选择地区和学校试点推广。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省市的大学和中学进行试点,建立大学和中学联动、学校和社会共建的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的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切实有效的“艺教医”心理健康建设新方案。
 
       提升公众文化认知 完善基层文化建设 
 
       社会美育是“大美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不仅促进文化产业形态的多样化发展,丰富人民的生活体验和方式,而且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转化能力,可以推动社会美育全面进步。大数据、区块链、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了新质生产力,显著推动了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转型,也为艺术创作和美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
 
       针对以上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在关于“与时俱进推动数字艺术发展繁荣”的提案中指出:美育普及与教育应用数字艺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大众化,也对美育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中国的Z世代(互联网的原住民,即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人数超三亿,他们对于新兴技术和数字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他们不仅是数字艺术接受和创作的主力军,也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满足这一代人的文化需求,不仅需要提供丰富多元的数字艺术内容,更要在教育体系中融入数字艺术教育,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技能。发展数字化新质文创产品通过将虚拟数字艺术转化为实体新质文创产品,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创新跨越,使艺术作品贴近大众生活,走入千家万户。这一过程不仅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提升了公众生活的美感与品质,也促进了艺术的普及和文化消费。通过组织博览会和艺术展览等,加强数字艺术与公众的互动,使数字艺术成为推动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彰显了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当今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资源也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而文艺数据资源是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推动社会美育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把美育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建议:一、让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全学科型的“大美术”成为新质生产力。组织全国美术界、美术教育界和工业与信息系统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涵盖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建筑艺术、艺术人文等“大美术”的新质生产力功能。对美术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机融合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奠定学术根基与理论动力成果。
     “看展览,买文创”已经成为当下很多观众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的一种习惯动作,甚至成为一种“打卡”潮流。全国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利用自己独有的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文创产品和文创模式。文创开发不但为文博机构带来了社会影响力,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美育体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在采访中表示,文创开发通过更为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文创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更能激发公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与热情。文创可以作为一个最生活化的媒介传播艺术,承载“成教化、助人伦”的价值。文创开发为全民美育提供了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的体验。通过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创新手段,让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文化信息,而是能够参与其中,参与文化互动。文创还可以让公众从多元领域提升文化认知,文创的综合性能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界合作,而跨界合作可以从不同专业领域实现对文化内容的解读:人工智能可以让传统水墨画实现3D呈现,大数据可以对海量的古文进行统计和识别,非遗工艺可以用一种器物去解读一位艺术家的绘画之美……文创开发作为合作的交叉点、成果的输出点,必将为全民美育提供更鲜活、更具前瞻性的能量。
 
       但相较城市而言,乡村基础美育工作在师资、设施、方法、经费等方面还相对薄弱,乡村美育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也愈发受到多方关注。部分乡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导致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针对加大乡村美育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提出六方面建议:一是完善基本设施建设。根据农村特点,建议以乡镇中心校为主导,依托乡镇文化站或废弃校舍,完善乡村美育基地建设。二是加强经费保障。按乡镇中小学在校生数量,由政府财政拨付美育专项人头费,或设立公募美育专项基金的方式,以保障美育活动正常开展。三是师资配备。组织聘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省市级艺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大学生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对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公益艺术辅导。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外交流学习。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各学校参加,因地制宜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学生艺术、体育节活动,起到以赛(展)促美育发展的作用。注重信息采集,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青少年展演活动,起到开拓视野、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五是结合不同地域特点,要求各地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乡村美育活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乡村少年儿童有成就感、幸福感,燃起爱家乡、爱生活之情,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新部署新要求,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局。为破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制约,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詹勇建议,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从国家层面完善政策制度支持:一是出台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融合发展有关政策文件,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体制机制;二是调整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经费补助标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设置城镇公益性文化岗位,依托高校建立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训研修基地,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有设施、有内容、有经费、有事干、有人管,进一步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王珂认为,为了更好地利用好退休专家资源,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建立和推广艺术名家工作室,培养基层文艺骨干,促进地方文艺创作水平提高。文艺的发展繁荣凝聚着国家级专业院团、高校以及地方各级文艺工作者和民间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在基层涌现出一大批杰出艺术人才,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基层文艺工作者一旦成名,很快便会流动到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专业机构,很难继续在基层发挥作用。杰出人才的不断流失导致原本就人才匮乏的基层文艺机构整体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较低。文艺创作需要扎根生活,文艺家的创作生命来源于鲜活的劳动实践,基层文艺工作者身处一线,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和创作场景,如果能够得到业内高水平专家的扶持,必然会在创作上有所突破。突破基层、上下联动、均衡发展应是促进文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在这个进程中,退休的文艺名家应该有所作为。建议建设艺术名家工作室,通过双向互动,培养专业骨干:一、文联或文化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以专项经费支持建设一批艺术名家工作室,遴选1000—2000名业绩突出的基层骨干接受培训,涵盖适合师徒传承的艺术门类。二、工作室可建在艺术名家所工作生活的城市,也可建在基层。通过工作室建立师徒关系,师徒建立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是学徒向上来求学,也可以是师傅向下去教学。三、名家工作室可以课题项目形式面向社会接受申报,比如纳入国家艺术基金、专门设立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名家工作室建设项目;也可由当地文化部门直接邀约建立。四、经费来源可以是政府拨款,也可以是社会捐助。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和支持学员的差旅等学习费用。艺术名家以志愿形式参与。
 
      作为关系到全社会审美素养以及人文底蕴提升的重要工作,美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梳理具体步骤,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美育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以此来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上一条:一代漫画大家——柯明 从民间萃取美学营养 下一条:重返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下)